知识库 > 外科 > 普外科 > 胃恶性肿瘤 > 内容

胃恶性肿瘤内容

无痛胃肠镜检查,你做了吗?

病请描述: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介绍与作用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一种结合了现代麻醉技术和内镜技术的医学检查方法。它让患者在麻醉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过程,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了耐受性。无痛胃肠镜检查包括胃镜和肠镜两部分,胃镜检查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肠镜检查下消化道,从肛门进入到回盲部。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往胃肠道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以便更全面和清楚地观察胃肠道内部情况。 无痛胃肠镜的主要优点包括:安全舒适,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无痛苦感和不适感;诊断率高,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设备使得检查无死角;耗时短,专业快捷,整个过程中常规胃镜检查需5-10分钟,肠镜检查需10-15分钟。 不同人群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时间和复查时间 根据国内外指南,以下人群应进行胃肠镜检查: 1. 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出现报警症状,如反复腹痛不愈、食欲减退、吞咽困难、大便性状改变、黑便或隐血阳性、体重减轻等情况下更要及时进行内镜检查。 2. 无症状的,建议45岁以上一定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如果有家族史,建议提前至40甚至35岁。 3. 检查出来有癌前疾病的,建议治疗后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 - 对于息肉切除的患者,小息肉切除后一般需要休息不超过3天,大的息肉可能要休息一周左右。息肉患者一般1-3年复查一次,根据息肉的大小、性质来定。 - 对于早期胃癌、肠癌患者,治疗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控病情变化。一般1-2年复查一次。 胃肠镜检查能够发现早期胃癌、肠癌,并进行有效的内镜下治疗 胃肠镜检查能够发现早期胃癌、肠癌,因为它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道内部的情况,发现微小的病变。通过染色、放大等技术,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内的各种组织结构,如微血管网结构、微腺管结构等。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进行活检,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在内镜下治疗方面,消化内镜技术已经从单纯的诊断发展成兼具诊断与治疗一体。对于消化道的病变,如胃肠道息肉、粘膜下肿瘤等,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外科手术。这种微创治疗技术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术后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体检项目中需要增加胃肠镜检查 鉴于胃癌、肠癌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胃肠镜检查在早期发现和治疗这些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将胃肠镜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通过定期的胃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治疗消化道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有许多知名人士因为胃癌、结肠癌去世,如果能够通过胃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增加胃肠镜检查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也是预防消化道癌症的重要措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景泽 2024-11-04阅读量2374

胃肠镜普及

病请描述:今天聊聊日本韩国胃肠镜检查普及情况:日本从1983年开始推广胃癌筛查,到2015年提出通过胃镜筛查作为主要筛查手段,全国范围的普查推动,日本早期胃癌诊断率为70%。日本是世界公认的胃肠镜检查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国民40岁以后每年的胃肠镜检查都纳入了医保范畴。 韩国对超过40岁的人群每2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韩国的早期胃癌诊断率大约在65%左右。 韩国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74.1%,比日本还高,排在全世界第一位。

吴大平 2024-11-01阅读量149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肠...

病请描述: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与胃癌有强烈相关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类致癌因子。 H.pylori感染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包括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 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H.pylori感染可能与结直肠息肉/腺瘤以及CRC的发生发展有关。然而,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腺瘤的关系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 2024年7月在《CancerEpidemiology》杂志正式发表了一篇题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息肉/腺瘤的相关性: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文章。该研究旨在评估H.pylori感染与结直肠息肉/腺瘤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H.pylori感染对结直肠息肉/腺瘤的数目、大小、部位及病理类型的影响。 研究回顾性纳入508名参与者,其中154名为H.pylori阳性,354名为H.pylori阴性。H.pylori阳性组的结肠息肉/腺瘤(74.7%vs.65.8%)、低级别腺瘤(55.7%vs.47.6%)、高级别腺瘤(22.6%vs.13.3%)和大小≥6mm(61.7%vs.48.5%)以及≥10mm(25.2%vs.14.6%)的结肠息肉/腺瘤比例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体重指数和炎症及代谢指标,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H.pylori感染与低级别腺瘤、高级别腺瘤、右侧结肠息肉/腺瘤和大小≥10mm的结肠息肉/腺瘤独立相关。 结果表明H.pylori感染与结肠息肉/腺瘤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但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这种趋势有所减弱。研究还讨论了H.pylori感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结肠息肉/腺瘤的发展,包括增加胃泌素分泌、刺激COX-2分泌、产生多种毒力因子以及改变肠道菌群等。 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证据等级相对较低。参与者来自单一机构,样本量不够大。多变量回归分析中调整的混杂因素是主观选择的。息肉/腺瘤的大小记录基于内镜医生的视觉估计,可能存在主观性。 尽管如此,该研究提供了H.pylori感染与结肠息肉/腺瘤之间关系的证据,并建议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息肉/腺瘤的患者应进行H.pylori检测。未来还需要更多多中心、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

王广勇 2024-11-01阅读量2337

胃癌科普感想

病请描述:胃癌预防的感想:1、检查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医院可以检查),如果有那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没有你是幸运的;2、饮食很重要,胃是消化吸收的器官,大家看看猪的胃就知道,其实里面很脏的,如果再进食不易消化,如烟熏、很多油炸的东西进去,那肯定比少加这些东西更好一些,所以建议清淡易消化饮食;3、 禁饮酒、吸烟是常规了,另外如果家族有肿瘤病史的群众,更要注意体检,如胃肠镜等。以上是胃癌预防的科普感想

吴大平 2024-10-24阅读量1348

胃癌科普

病请描述: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中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较高。胃癌的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预防:根治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活动性胃炎、胃溃疡的元凶,感染者有更高的患胃癌风险。饮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鱼类、家禽类以及全麦食品,少吃高盐、腌渍食品以及烟熏食品。不吸烟、少饮酒:吸烟与胃癌有一定的关系,烈性酒会刺激胃粘膜,损伤粘膜组织。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癌的筛查及胃癌风险评估,包括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及内镜筛查等。

吴大平 2024-10-22阅读量2584

胃癌科普

病请描述: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中国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较高。胃癌的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预防:根治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活动性胃炎、胃溃疡的元凶,感染者有更高的患胃癌风险。饮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鱼类、家禽类以及全麦食品,少吃高盐、腌渍食品以及烟熏食品。不吸烟、少饮酒:吸烟与胃癌有一定的关系,烈性酒会刺激胃粘膜,损伤粘膜组织。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癌的筛查及胃癌风险评估,包括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及内镜筛查等。

吴大平 2024-10-22阅读量2702

萎缩性胃炎≠胃癌,不需...

病请描述: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特点是胃黏膜的固有腺体萎缩,可能导致胃黏膜功能减退。虽然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我们检查出萎缩性胃炎后还需要了解很多其他的信息,比如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萎缩的程度如何,有没有家族史等等,从而来判断是否是胃癌的高发人群,进一步来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萎缩性胃炎的分类** 根据美国、欧洲、日本的指南,萎缩性胃炎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分类。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分为轻、中、重三级,有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木村-竹本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萎缩性胃炎的方法,它通过内镜检查来评价胃黏膜萎缩的平面进展程度。 木村-竹本分类法: 闭锁型(closed type):萎缩移行带在胃体部小弯侧不超过贲门。 开放型(open type):萎缩移行带超过贲门、向大弯侧进展。 萎缩程度分类: 轻度萎缩:C-1~C-2 中度萎缩:C-3~O-1 重度萎缩:O-2~O-3 分类界限特征: C-1:萎缩黏膜位于幽门部。 C-2:胃角到胃体下部。 C-3:胃体上部。 O-1:萎缩达到贲门部小弯侧。 O-2:O-1和O-3之间。 O-3:全体大弯侧皱襞消失。 此方法非常简便,目前在大多数医院内镜诊察时常规使用。 **二、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包括: 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和活检确诊。 2. **胆汁反流**: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胆汁、胰液和肠液反流入胃,损伤胃黏膜。 3.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 4. **生活习惯**:长期食用粗糙或刺激性食物、高盐饮食、酗酒等。 5. **自身免疫机制和遗传因素**:在少数情况下,自身免疫性胃炎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 其中在临床上最重要的因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次数、时间和程度,其次自身免疫性胃炎,也就是A型胃炎也是萎缩的重要病因,也被称为逆萎缩。 **三、萎缩性胃炎的检查** 1.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通过胃镜检查和活检,或者无创性试验如尿素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进行检测。 2. **胃液分析**:评估胃酸分泌情况。 3. **血清学检查**:检测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G17水平,有助于判断胃黏膜萎缩的程度。 4. **内镜检查**:通过高清染色内镜结合病理活检进行诊断。 **四、生活中的预防和避免** 1. **饮食调整**:避免高盐、高脂、油炸、腌制食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2.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均会刺激胃黏膜。 3. **合理用药**:避免长期滥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对于预防或避免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或加重,最主要的措施是避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旦发现及时杀菌治疗。 **五、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但并不是所有萎缩性胃炎都会发展成胃癌。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包括从正常胃黏膜到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通过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降低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风险。 及时去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绝大多数人降低胃癌发生率的重要预防措施。 **六、萎缩性胃炎的随访和观察** 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评估,以监测病情的变化。根据OLGA和OLGIM分级分期系统,可以对患者的胃癌风险进行分层,从而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一般建议: - 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 对于有家族史、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化生、异型增生的患者,则需要更密切的随访,可能每年需要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总之,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必过度紧张,通过合理的生活调整、定期的医学检查和必要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降低胃癌的风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景泽 2024-10-08阅读量2651

书香九月燃智火,东方之周架医...

病请描述: “九月书香溢满园,群英荟萃共研篇。”应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之邀,上海市东方医院选派消化内镜中心、肛肠外科、病理科、肝胆胰外科、胆石中心及肿瘤科等领域的资深专家教授,组成强大的学术团队,启程前往山东烟台,共赴2024年度第二届“东方之周”学术盛会。此次盛会,不仅是医学殿堂中一次思想碰撞的知识盛宴,更是标志着东方医院与烟台山医院深度协作、智慧交融的崭新里程碑,搭建起两座医学高峰间互学互鉴、共同攀登的金色桥梁。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俊杰教授致开幕词辞并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同道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 上海市东方医院副院长、内镜中心主任徐美东教授代表医院祝贺第二届“东方之周”学术活动成功,感谢烟台山医院的邀请和筹备。自从去年烟台山医院加入我们医联体,两院合作更紧密了。“东方之周”让两院学者有机会交流,一起追求医学进步。希望这次活动能激发新想法,促进成果应用,让两院都更强。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上海市东方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作为土生土长的烟台人,他对精心组织此次活动的烟台山医院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代表家乡父老欢迎远道而来的上海同事们,感恩他们为烟台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活力。傅传刚教授还介绍了东方医院肛肠外科的特色与成就,强调本次学术会议邀请的顶级专家将带来最新学术发展,相信与会人员定会受益匪浅。最后,傅传刚教授期待以“东方之周”为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共享,并祝愿活动圆满成功。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门诊部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宋波教授主持开幕式。 第一单元 东方之周学术活动     晨光论坛   主持嘉宾   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科陈敬德教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东院胃肠外科宫红彦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副院长、内镜中心主任徐美东教授就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探讨。他指出,传统ESD处理食管黏膜下肿瘤有局限,易致并发症。受POEM启发,2010年他发明了STER,自2011年展示后迅速获国内外认可,被纳入国际诊疗指南,称“徐氏手术”。现STER已全国普及,徐教授成功治愈千余患者。未来,他强调继续创新,优化流程,降并发症,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内镜技术发展。   上海市东方医院大外科主任、肛肠外科主任傅传刚教授深入分享直肠癌治疗进展。傅教授凭借卓越学术成就、深厚临床经验和前沿研究视角,多维度剖析直肠癌发生原因、机理以及微创治疗。手术方面,阐述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关键技术要点及优势,能降低局部复发率;深入讲解保肛手术,强调在保证肿瘤根治前提下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傅教授指出局部晚期病例术前新辅助化疗可降低分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上海市东方医院病理科消化道早癌病理亚专科负责人张黎教授提出了关于早期A型胃炎病理诊断的见解:诊断需多科室紧密合作,综合内镜、病理及随访信息,特别强调病理诊断与内镜特征的重要性,同时力求从病因上进行诊断,推动A型胃炎的早期治疗,并指出提高早期诊断能力对病人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嘉宾   上海市东方医院肛肠外科朱哲教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门诊部、消化内科宋波教授,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胃肠外科韩一兵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科行政副主任陈敬德教授概述了结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其在提高疗效与生存率方面的潜力。   上海市东方医院肝胆胰外科执行主任王敬晗教授分享了转移性肝癌治疗方式的选择策略,强调个体化精准治疗的重要性。   上海市东方医院肛肠外科江期鑫教授阐述了慢性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方案,探讨外科手段干预便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也着重强调要严格把握便秘手术适应症。 午后论坛   主持嘉宾   龙口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吕良教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肛肠外科程伟才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肛肠外科朱哲教授介绍了骶前肿瘤手术路径的选择策略,着重指出精准入路不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还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强调了术前精确评估与规划的重要性。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北院消化内科主任杨志宏教授分享了内镜下微创治疗内痔的技术细节和操作流程,包括内镜下套扎治疗和硬化治疗红外线治疗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消除或减轻痔病症状,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海市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主任杨玉龙教授深入剖析了胆胰管汇合部疾病,并用动漫视角,全面介绍和阐述了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策略,为临床处理提供了新颖且专业的见解。   主持嘉宾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呼吸内一科费建文教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东院消化内二科王玉村教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东院外科邱延松教授。   上海市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尹琦教授对早期肺癌微创介入治疗进行了详尽的剖析,细致阐述了手术技术的关键环节、治疗效果的多元化评估手段,以及患者预后的全方位考量。此外,他还通过实例分享,进一步加深了参会学员对该治疗领域的理解。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东院消化内一科主任任珺教授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降低消化道早癌的漏诊率,通过强化早期诊断意识、优化筛查流程、应用先进内镜技术及加强多学科协作等综合措施,旨在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保障患者健康。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肿瘤内一科副主任李青教授深入剖析了2024年CSCO转移性结直肠癌指南的最新更新,内容涉及双免治疗、联合化疗策略及分子病理诊断的前沿进展。   上海市东方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助理徐勤伟教授分享了早期胃早癌内镜下诊治策略,强调内镜检查的关键作用及精细操作提高诊断率,并介绍了ESD技术优势。同时,详细讲解了除菌后胃癌诊治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新思路,有助于更早发现胃癌、改进治疗,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主持嘉宾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南院区急诊科孔令亭教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肛肠外科程伟才教授。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东院消化内二科副主任王玉村教授深入探讨了SpyGlass光纤胆道镜在复杂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其高清直视与精准导航功能,有效提升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风险,为处理复杂胆道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东院胃肠外科王永教授详细阐述了老年人围手术期处理的要点,着重于术前全面评估、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精细化术中操作及术后综合管理,以确保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安全与康复,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第二单元 手术演示&示教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术者:徐美东教授、任珺教授团队)   徐美东院长与任珺教授展示了ESD在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他们通过高清内镜系统,对病灶进行了精准定位和标记,随后运用先进的剥离器械,在保持黏膜完整性的前提下,逐步将病灶完整剥离。整个手术过程流畅而精准,充分展现了ESD技术的微创、高效与安全性。     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 (术者:徐美东教授 、王玉村教授团队)   徐美东院长与王玉村教授展示了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详细介绍了技术背景、手术过程、优势及适用性,并通过病例演示、专家点评与互动问答,充分展现了ESE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结肠脾区癌3D腹腔镜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 (术者:傅传刚、朱哲、江期鑫教授团队)   傅传刚教授团队运用3D腹腔镜精湛地完成了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手术视野白色无血,手术操作精准控制解剖层面,保护神经血管及器官功能。通过详细展示从中间入路完全游离左半结肠的过程,充分凸显了3D腹腔镜在复杂手术中的卓越优势。      (示教:徐勤伟教授)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徐勤伟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二台胃镜检查的精彩示教演示。他以精湛的技艺,对每一台胃都进行了详尽而准确的检查,充分展示了其在消化道内镜诊疗领域的深厚造诣。与会者对徐教授的演示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示教活动不仅提升了与会者的专业技能,也为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会总结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门诊部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宋波教授的精彩总结,将本次大会的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与上海市东方医院联合举办的2024年度第二届“东方之周”学术活动圆满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权威专家,呈现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创新技术。我们满载而归,这些宝贵的经验、前沿的理念,将如同种子般在每位参会者的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盛会缓缓落下帷幕,上海市东方医院与烟台山医院的合作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两座医院将携手并肩,共筑健康,共创医疗新篇章!

傅传刚 2024-09-29阅读量2272

什么时候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病请描述:胃肠镜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对于发现和诊断胃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人对于何时需要进行这项检查还存在一些疑惑。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1.有胃肠道不适症状 如果你长期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比如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并且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那么可能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更准确地了解胃肠道的情况。 2.消化道出血 如果你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比如呕血、黑便等,那么胃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出血的位置和原因,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3.胃肠道疾病史 如果你曾经被诊断出患有胃肠道疾病,比如胃溃疡、胃息肉、结肠息肉、结肠炎等,那么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对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变化非常重要。 4.家族中有胃肠道疾病史 如果你的家族中有胃肠道疾病的遗传史,比如胃癌、肠癌等,那么你可能属于高风险人群。在这种情况下,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可以帮助你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 5.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加。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可以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胃肠道健康状况。 6.医生建议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如果你的医生根据你的具体病情和健康状况建议你进行胃肠镜检查,那么你也应该积极配合并接受这项检查。 总的来说,胃肠镜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检查手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诊断胃肠道疾病。如果你符合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或者有任何关于胃肠道健康的疑虑和担忧,不妨及时咨询医生并考虑进行胃肠镜检查。

刘黎黎 2024-09-11阅读量2048

【医案分享】县城80岁老者罹...

病请描述:如今,食管癌已经成为中国排名前十的高发型癌症,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中分别排第五位和第四位。对于食管癌,与所有的癌症一样,若想获得较长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仍然需要早诊早治。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胸心外科郑远主任特从广州下乡至丰顺县中医院为81岁高龄老人行食管癌根治术。在过去,如此高龄都被视为食管手术的“禁区”,但郑远主任凭借其尖端胸腹腔镜微创技术,顺利为他完成根治性手术,打破“禁区”! 郑远主任表示: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食管癌治疗主要更倾向于采用手术根治,但传统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不仅创伤大、恢复慢且容易引发心肺并发症,尤其对高龄患者而言,其生理与心理压力更为显著。 但随着腔镜微创手术技术的飞跃进步,这些难题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大幅降低了手术创伤,减少了心肺并发症发生几率,使手术过程更加安全、易于接受,让高龄不再是手术的“禁区”,也有效消除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创伤的担忧。 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微创手术解救八旬食管癌老人 郑远主任在了解老者病情后,先为其病情定制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术前新辅助治疗后食管肿瘤明显缩小,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利用先进的3D腔镜系统,通过数个微小切口精准手术操作,成功为老者完成了胸腔镜与腹腔镜联合下的食管癌根治术。 手术极大地减少了对胸腹部器官的干扰以及对胸廓完整性的破坏,显著降低了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特别适合于高龄患者群体,使其能更好地承受手术并能在术后快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心胸外科郑远医生 ,赞16 手术后数日郑远主任再次下乡前来复查患者情况时,患者恢复良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治疗下,距离康复出院的日子越来越近! 食管癌危害大,早期发现保平安  食管癌作为中国癌症发病率第五、死亡率第四的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数据显示,其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54.4万。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慢性食管炎患者、具有食管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如常吸烟、酗酒、喜食腌制熏烤食品、烫食的人群,均属于食管癌的高风险群体。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隐蔽,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阶段。因此高危患者应做好食管癌早期筛查,如胃镜检查就是其检查的“金标准”,更能早期发现像胃癌等消化道癌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写在最后 郑远主任强调:“我们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当患者有吞咽不适、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时请及时到专科门诊就诊咨询。对于早中期肿瘤,外科治疗可以充分利用微创外科技术的优势,助力患者以最小的创伤战胜病痛,重塑美好生活!”

郑远 2024-09-02阅读量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