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骨科 > 骨科 > 足底筋膜炎 > 内容

足底筋膜炎内容

半年的顽固性跟痛症腰间盘突出...

病请描述:顽固性跟痛症,经过长时间治疗无效,或者是治疗后好转,短时间又反复发作的,需要注意腰椎或者是坐骨神经病变导致下肢肌张力异常,进而出现的足底筋膜炎,纠正腰间盘突出,恢复下肢肌张力和足底筋膜张力,才会从根本上治愈跟痛症,否则以为只是针对激痛点的治疗,只会变为对症而不能去除根本病因。 百度网盘视频,建议WiFi下观看! 治疗四次后的效果:点击观看视频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7f9wfb    密码:vham 下面是上传的资料,注意患者左侧足跟部同样有骨刺,而左侧足跟部并不疼痛,所以部分医生说是由于骨刺导致的跟痛症是不完全成立的,骨刺不是导致跟痛的真正的主要原因。

马彩毓 2018-01-26阅读量9508

多功能冲击波在疼痛康复治疗中...

病请描述:       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系统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做到精确控制治疗能量。聚焦式冲击波是一把“双刃剑”,是先通过对病灶部位的破坏来促进组织重建的。治疗能量越大,重建的时间越长,效果也越差,副作用也越大。传统的聚焦状冲击波基本上都是大能量冲击波机器,都会在治疗中出现非治疗部位的损伤、不必要的副作用和更多的禁忌症。冲击波机器的低能量冲击头最大能量流密度可精确控制在0.23mJ/mm2(毫焦耳/毫米2)以下,正是国际上专家公认的可使细胞膜损伤又不使细胞器损伤,细胞修复时间最短的治疗能量,所以不会在治疗中出现非治疗部位的损伤、不必要的副作用和更多的禁忌症。由于发散式冲击波采用的是压缩空气动力源,所以不会像压电、液电、电磁式冲击波机器那样会干扰其他医疗电子设备,即使对带有心脏起搏器或胰岛素泵等植入电子设备的治疗者也很安全。尤其针对运动员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治疗能够做到不须要局部麻醉,又无副作用、无恢复期且又立竿见影的良好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 ■ 发散式冲击波治疗(RSWT)■ 震荡疗法(V-ACTOR®) 冲击频率和压力:■ 冲击波治疗(RSWT):1-21Hz/1-5bar■ 震动治疗(V-ACTOR®):1-35Hz/1-5bar (基本传导子的最高输出能量:0.38mJ/mm2) »D-ACTOR®«技术■ 对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治疗效果最佳 »Deep Impact®«深部治疗探头■ 用于深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CERAma-x™«治疗探头■ 无需耦合剂的疼痛治疗探头 »V-ACTOR®«治疗手柄■ 用于肌肉和结缔组织的松解 治疗模式:①疼痛治疗模式 冲击波对近骨面的软组织可产生持久可靠的治疗,常用于运动系统疼痛的治疗。例如:肌肉、肌筋、肌筋膜相关疾患应用冲击波治疗在临床上有良好的疗效。②激痛点治疗模式使用该模式针对肌筋膜综合症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时冲击波将直接作用于整个痛点区域,此模式使用高频冲击波(10Hz)。③针灸治疗模式使用这一模式,系统会产生非常精确的冲击波,并且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患者避免针刺的痛苦却可达到治疗效果。 V-ACTOR震动技术:  ? 刺激震动作为一种减轻肌肉紧张和消除激痛点的非药物性的治疗方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震动治疗加快了在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和刺激新陈代谢活动,V-ACTOR很适合做矩阵节律疗法。? 震动疗法治疗手柄可以在高达30Hz的情况下工作和确保最佳的生理调节肌肉震颤。? V-ACTOR传导子是为激痛点和穴位点的位置和治疗而设计的,是完全互补的径向冲击波治疗,非常适合于肌肉痉挛和本体感受。 放射状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仪系统优势:☆免除外科手术;☆疗效确切,治愈率达80-90%;☆非侵入式,无创;☆不伤及正常组织,只针对病处尤其是坏死细胞起作用;☆不需住院治疗,不影响正常生活; 治疗方案:一般第一次与第二次治疗间隔2-3天,3-5次为一疗程。股骨头坏死等3-10次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微疼痛,请及时与治疗师沟通以进行冲击能量调节。在治疗的几天内,会感到治疗部位的轻微不适,属于正常现像。一个疗程的治疗结束后初期,尽量减少运动或者局部损伤处的发力,期间需注意休息1-2周,使治疗部位充分痊愈。  冲击波治疗系统适用范围: ■ 肩部钙化性肌腱炎■ 肱骨外上髁炎■ 膝骨韧带疾患■ 跟腱痛■ 足底筋膜炎■ 髌骨肌腱病变■ 胫骨外缘综合症■ 大转子滑囊炎■ 其他肌腱损伤 二、The first HIGH-FREQUENCY 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 system: High shock frequencies, maximum shock wave introduction into the tissue, optimized application pressure and convenient touch screen technology. Now possible: »Biomechanical Stimulation« (BMS) with D-ACTOR® technology! »Biomechanical Stimulation« (BMS) performed with D-ACTOR®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mechanical application of vibrating pulses to tensed, shortened or overstretched muscles and tendons by means of the physiological shock frequencies (18 – 21 Hz) and low vibration amplitudes of the D-ACTOR® shock transmitters. As a result, proprioception is controlled, the tissue is purified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 is improved. Facts and figures: ■ High-performance »Silent« compressor or oil compressor■ Frequency: 1 – 21 Hz■ Pressure: 1.0 – 5.0 bar■ D-ACTOR® technology■ V-ACTOR® vibration therapy: 1 – 35 Hz (optional)■ Two R-SW connectors■ Image-based treatment gu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 Calcified tendonitis of the shoulder■ Radial and ulnar humeral epicondylitis■ Patellar tendonitis■ Achillodynia■ Plantar fascii tis■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Other disorders of tendon insertions■ Activation of muscle and connective tissue■ Acupuncture shock wave therapy

马彩毓 2017-11-17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