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带状疱疹 > 治疗

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多发性骨髓瘤概述

病请描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以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属于B细胞淋巴瘤范畴​​。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男女比例约为1.5:1​​。其特征包括异常免疫球蛋白(M蛋白)分泌、溶骨性骨破坏及多器官功能损害​​。 一、主要症状与并发症 1.骨骼损害 骨痛:最常见首发症状(70%以上患者),以腰骶部、胸骨、肋骨疼痛为主,严重者出现病理性骨折​​​。 高钙血症:骨质破坏导致血钙升高,引发头痛、恶心、多尿等​​。 2.血液系统异常 贫血:约70%患者初诊即有贫血,后期可进展至重度​​。 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偶见内脏或颅内出血​。 3.肾功能损害 50%-70%患者出现蛋白尿、血尿或慢性肾衰竭,与轻链沉积、高钙血症相关​​​。 4.感染风险 因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易并发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治疗后免疫抑制期易发生带状疱疹​​。 5.其他 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瘫痪、视力障碍)、高黏滞综合征、淀粉样变性等​​。 二、诊断标准与检查方法 (一)诊断标准(WHO/IMWG) 1.主要指标: 骨髓浆细胞≥30%或组织活检证实浆细胞瘤; 血清M蛋白(如IgG≥3.5g/dL、IgA≥2.0g/dL)或尿本周蛋白≥1g/24h​​。 2.次要指标: 骨髓浆细胞10%-30%、溶骨性病变、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等​​。 3.确诊条件:需满足1项主要标准+1项次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含骨髓浆细胞增多和M蛋白存在)​​。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蛋白电泳显示“M峰”,尿本周蛋白检测​​。 血清游离轻链分析用于评估肿瘤负荷​。 2.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或PET-CT检测溶骨性病变,敏感性依次递增​​。 3.生物学标志物: FISH检测染色体异常(如17p13缺失、t(4;14)),提示高危预后​​。 三、治疗方案 1.化疗与靶向治疗 一线药物:硼替佐米(蛋白酶体抑制剂)、来那度胺(免疫调节剂)、地塞米松(BD方案)​​。 新药:CD38单抗(达雷妥尤单抗)用于复发/难治性患者​。 2.干细胞移植 适合年轻、体能良好者,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3.支持治疗 骨病管理:双膦酸盐(如唑来膦酸)减少骨破坏​​。 肾功能保护:水化、碱化尿液,避免肾毒性药物​​。 4.多学科协作 需联合血液科、骨科、肾内科等,处理骨折、高钙血症等并发症​​。 四、预后与随访 -分期系统:R-ISS分期结合β2微球蛋白、白蛋白和染色体异常,分为Ⅰ-Ⅲ期,5年生存率Ⅰ期可达82%,Ⅲ期约40%​​。 -高危因素:17p13缺失、t(4;14)、肾功能不全等提示预后差​​。 -长期管理:定期监测M蛋白、骨髓象及影像学,预防感染和血栓​​。 总结 多发性骨髓瘤需通过综合治疗实现慢病化管理,早期识别症状(如骨痛、贫血)并完善相关检查是关键。新型靶向药物及多学科协作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但个体化治疗仍需结合遗传学风险分层​​​。

刘尚勤 2025-02-21阅读量949

会复发的带状疱疹不容小觑!

病请描述:带状疱疹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活化所引起。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现感染的。在部分老版的教材中还存在着带状疱疹终身只得一次的说法。随着临床工作中复发的带状疱疹患者报道逐渐增加,这种说法也逐渐推翻。自2016年至今,国内带状疱疹相关指南共识已有多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近年来专家共识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共识(2021版)指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亚太地区为(3~10)/1000人年。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指出: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000人年,亚太地区为(3~10)/1000人年,并逐年递增2.5%~5.0%。 老年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指出:老年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带状疱疹在全球整体人群的发病率 为(3 ~ 5)/1 000 人年,80 岁人群发病率高达 8.55/1 000 人 年,且老年带状疱疹年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此外,带状疱疹的终生罹患风险在普通人群为20%-30%,85岁以上老年人风险50%以上。 带状疱疹的复发率: 一 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指出: 全球普通人群复发率1%~6%,50岁后随年龄增长,复发率逐渐升高; 血液肿瘤患者中,复发率为31/1000人年,HIV感染者复发率高达13%-26%。 二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指出: 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复发率 1% ~ 10%。 三 欧洲带状疱疹专家共识(2020版)指出: 一项随访8年的研究表明,带状疱疹的复发率为6.2%。  预防和治疗并重: 一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共识(2021版)指出:疫苗是目前公认的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唯一手段,因此也应被视为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 的“一级预防”手段。 二 带状疱疹疫苗研发及上市过程:2006 年,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 60 岁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2017 年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美国批准上市,2020 年在中国上市,接种对象为 50 岁及以上成人。临床研究显示,少数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后仍发病的患者,其疼痛等临床症状亦明显减轻。 三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有基础病慢性病的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以预防带状疱疹的复发。目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被认为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带状疱疹复发的方式。国内目前有两种带状疱疹疫苗改如何选择?50及以上岁人群可以选择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保护效力为97.2%,≥70岁人群保护效力91.3%,模型预测免疫应答可以保护20年。接种后11年后保护效力依旧可以维持在87.7%。40以上岁人群也可选择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保护效力为57.62%,≥70岁人群保护效力18.63%。需要提醒因某些疾病或治疗导致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禁用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

李锦 2025-01-21阅读量1364

会复发的带状疱疹不容小觑!

病请描述:带状疱疹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活化所引起。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是最容易出现感染的。在部分老版的教材中还存在着带状疱疹终身只得一次的说法。随着临床工作中复发的带状疱疹患者报道逐渐增加,这种说法也逐渐推翻。自2016年至今,国内带状疱疹相关指南共识已有多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近年来专家共识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共识(2021版)指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亚太地区为(3~10)/1000人年。 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指出: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为(3~5)/1000人年,亚太地区为(3~10)/1000人年,并逐年递增2.5%~5.0%。 老年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指出:老年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带状疱疹在全球整体人群的发病率为(3~5)/1000人年,80岁人群发病率高达8.55/1000人年,且老年带状疱疹年发病率还在逐年增加。此外,带状疱疹的终生罹患风险在普通人群为20%-30%,85岁以上老年人风险50%以上。 带状疱疹的复发率: 一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指出: 全球普通人群复发率1%~6%,50岁后随年龄增长,复发率逐渐升高; 血液肿瘤患者中,复发率为31/1000人年,HIV感染者复发率高达13%-26%。 二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指出: 全球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复发率1%~10%。 三欧洲带状疱疹专家共识(2020版)指出: 一项随访8年的研究表明,带状疱疹的复发率为6.2%。 预防和治疗并重: 一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全程管理共识(2021版)指出:疫苗是目前公认的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唯一手段,因此也应被视为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一级预防”手段。 二带状疱疹疫苗研发及上市过程:2006年,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60岁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2017年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在美国批准上市,2020年在中国上市,接种对象为50岁及以上成人。临床研究显示,少数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后仍发病的患者,其疼痛等临床症状亦明显减轻。 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有基础病慢性病的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以预防带状疱疹的复发。目前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被认为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带状疱疹复发的方式。国内目前有两种带状疱疹疫苗改如何选择?50及以上岁人群可以选择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保护效力为97.2%,≥70岁人群保护效力91.3%,模型预测免疫应答可以保护20年。接种后11年后保护效力依旧可以维持在87.7%。40以上岁人群也可选择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保护效力为57.62%,≥70岁人群保护效力18.63%。需要提醒因某些疾病或治疗导致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者禁用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

李锦 2025-01-21阅读量1355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差异

病请描述: 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杜克大学博士后,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细菌和病毒是两类不同的微生物。部分细菌和病毒可致病,致病的细菌和病毒被称为病原体。本文举例说明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差别,并列出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治疗选择,也谈到预防感染的一般性措施。 什么是细菌感染?         细菌属单细胞微生物,其种类很多。有些细菌寄居在人体内,并具有帮助人体的某些功能,例如: 帮助消化食物 提供维生素 清除可能致病的人体细胞         在众多细菌种类中,引起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占比不到1%。         细菌感染是指,病原菌进入人体,侵犯人体免疫系统, 然后病原菌快速扩增,并产生有害毒素,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 常见细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有两种主要类型:alpha (α)溶血性链球菌和beta (β)溶血性链球菌。 α溶血性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皮肤和咽喉部。 肺炎链球菌可引起鼻窦炎和中耳炎等轻症感染,也可引起包括肺炎、脑膜炎和 菌血症在内的严重感染。 草绿色链球菌         大多数情况下,草绿色链球菌存在于口腔、肠道和生殖器部位。如果这类细菌进入人体的其他部位,就可发生严重感染。例如,草绿色链球菌进入血流后可感染心内膜,引起心内膜炎。心内膜炎是很严重的感染,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β溶血性链球菌:包括A组链球菌和B组链球菌。 A组链球菌         A组链球菌,也称为化脓性链球菌,其感染可为非侵袭性或侵袭性。侵袭性感染侵入血液,经血流播散。         A组链球菌非侵袭性感染,最常见者包括:链球菌咽喉炎、猩红热和脓疱疮。而A组链球菌侵袭性感染较少见,可引起肺炎、菌血症和坏死性筋膜炎。 B组链球菌         B组链球菌,如无乳链球菌,通常寄居在人的消化道和女性生殖道中,并不致病。         多数情况下,B组链球菌感染出现在新生儿中。原因是分娩时,B组链球菌可经产道感染胎儿。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多数人会对B组链球菌可产生自然免疫力。新生儿B组链球菌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肺炎和脑膜炎等严重后果。新生儿B组链球菌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嗜睡、四肢无力和反应迟钝 进食差或拒食 体温异常(低体温或发热) 心率异常(心率过慢或过快) 葡萄球菌感染         葡萄球菌有30多种类型,但多数葡萄球菌感染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引起。金葡菌寄居在人的皮肤表面、鼻腔内,可通过开放性伤口进入人体。         葡萄球菌感染具有多样性,包括: 皮肤感染 骨骼感染 食物中毒 肺炎 心内膜炎 中毒性休克 菌血症 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也称大肠埃希菌,是寄居在肠道的一类细菌。其中多数类型对人无害,少数类型污染食物可导致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感染主要源于以下食物: 污染的肉类 污染的水果和蔬菜 未经巴斯德消毒的牛奶和果汁         大肠杆菌一旦进入人体,可引起以下症状: 恶心 呕吐 胃痉挛 腹泻 极度疲惫 发热 什么是病毒感染?         病毒是一类由遗传物质构成,必须借助人或动物等活组织细胞才能复制和繁殖的微小生物。         病毒感染是指病毒进入人体,并侵入健康细胞,然后利用细胞内结构和功能进行复制和繁殖。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会被杀死、损伤,或发生转变,而发生细胞病变及肿瘤。 常见病毒感染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有多种类型,有一些类型感染可引起轻微的感冒样症状,另有一些类型感染可引起严重的疾病和并发症。         新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给人类带来了一场大灾难。其病原体SARS-CoV-2就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吸入微小飞沫或气溶胶,这些带病毒的微粒由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产生。 接触带活病毒的物体,然后再接触口鼻或眼睛粘膜。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一直肆虐人间。流感的症状包括: 咽喉痛 咳嗽 头痛 全身酸痛 发热         在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系统发育不全人群中,流感可引起严重症状和并发症。这类人群包括: 老年人 婴幼儿 孕妇 患肿瘤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 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HIV) 攻击人的免疫细胞,瘫痪人的免疫系统,使得感染者易患其它感染和疾病。虽然无法治愈HIV感染,但抗逆病毒治疗可完全控制病毒,维持感染者健康长寿。         HIV通过体液交换而传播,这些带病毒的体液包括: 血液 精液 射精前液 阴道分泌物 直肠分泌物 母乳         HIV主要传播途径是,没有安全保护的性接触和共用针头注射吸毒。 诊断         医生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诊断,首先需要采集病史资料,询问症状和体征;然后要采集血液、尿液或咽拭子、鼻拭子标本,去做相应的化验检查。 治疗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治疗非常不同。 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复制和繁殖。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一般对病毒感染无效。       抗生素的剂型,包括: 注射(针)剂 口服制剂,如药片(丸)、胶囊、口服液 滴耳液和滴眼液 外用制剂,如霜或乳膏、软膏、喷剂或搽剂等         严重的细菌感染,一般需要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 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一种抗病毒药物往往只针对某种或某类特定的病毒,例如:         奥司他韦已广泛应用于流感的早期治疗。         瑞德西韦已经用于COVID-19(SARS-CoV-2感染)的治疗。         抗疱疹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非常有效。         抗逆病毒药物,广泛用于艾滋病毒感染的治疗,使得HIV感染完全处于可控制状态,让HIV感染者能够长期健康生活。 预防         防止细菌和病毒传播和感染的最好方法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 常规全面地洗手 使用纸巾阻挡咳嗽和打喷嚏,并妥善处理使用过纸巾 没有纸巾时,用臂弯阻挡咳嗽和打喷嚏 避免抠挖伤口或挤压皮损 清洗和敷料保护任何切割伤口或其它伤口 避免共用毛巾、床具和餐具等个人物品 对注射吸毒者而言,坚决不共用针具 对性乱者而言,使用安全套或其它安全措施         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仅部分细菌和病毒感染能够使用疫苗来预防。主要的疫苗,包括: 水痘 白喉 流感嗜血杆菌B 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流感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脑膜炎 狂犬病 部分类型的HPV 结语         细菌和不同是不同类型的的微生物。部分细菌和病毒可引起人类感染并致病。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诊断,必须基于病史和临床表现,并可结合特异性化验检查来确定。         抗生素可治疗某些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则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但有些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预防感染的最好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疫苗接种也是预防部分感染的有效手段。

赖伟红 2025-01-09阅读量1.2万

带状疱疹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9.5
问诊量:14173
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治,对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等过敏性疾病,以及白癜风、黄褐斑、银屑病和痤疮、疱疹、皮肤癣病有独特的治疗经验。
评分:9.9
问诊量:7193
主要擅长痤疮的综合治疗、银屑病以及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药疹等皮肤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光子嫩肤、痤疮后瘢痕等医学美容治疗;白癜风、皮肤癣菌病、带状疱疹、脱发等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评分:9.1
问诊量:1508
近40年华山皮肤科工作经验,擅长湿疹、特应性皮炎、痒疹、荨麻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痤疮、酒糟鼻、带状疱疹、各种疣、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癣等感染性疾病;及脱发、银屑病、白癜风常见病的诊断治疗。
评分:9.7
问诊量:1838
皮肤病、性病、红斑狼疮及皮肤血管炎的诊治,皮肤肿瘤、皮肤病理诊断,痤疮及美容治疗。

带状疱疹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5.0万

皮肤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56

激光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3.3万

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