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肥胖 > 内容

肥胖内容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解读

病请描述:痤疮是一种青春期高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影响毛囊皮脂腺单位。根据中国人群的截面统计,痤疮的发病率为8.1%。然而,超过95%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痤疮,其中3%至7%的患者可能遗留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青春期,痤疮的出现会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导致焦虑和自卑感。中国痤疮治疗指南最初发布于2014年,但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指南需要不断更新。2019年版的修订是在2014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专家经验,并考虑了使用者的反馈意见。该指南旨在为各级临床医生提供标准化的诊疗指导,减少治疗选择的差异性,避免不合理治疗带来的潜在风险。 文 | 刘驰 痤疮的发病机制 01 遗传因素 遗传在痤疮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重度痤疮患者中。 02 激素影响 雄激素是导致皮脂腺增生和脂质分泌过多的主要因素。此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其他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也可能参与痤疮的发生。 03 皮脂腺分泌异常 皮脂腺的过度分泌被认为是痤疮形成的基础,而脂质成分的改变,如过氧化鲨烯和游离脂肪酸的增加,也与痤疮有关。 04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角化异常导致毛囊导管堵塞,形成微粉刺和粉刺,这是痤疮发生的重要步骤。 05 痤疮丙酸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通过激活免疫反应,促使炎症发生,并在痤疮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06 炎症和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贯穿痤疮的整个过程,从毛囊壁破裂到真皮中的异物样反应,最终可能导致瘢痕形成。 痤疮的分级 01 痤疮的分级标准 痤疮的治疗方案选择依赖于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南将痤疮分为四级,即轻度(Ⅰ级)粉刺型、中度(Ⅱ级)炎性丘疹型、中重度(Ⅲ级)脓疱型和重度(Ⅳ级)结节囊肿型。分级标准基于皮损的性质,从粉刺、炎性丘疹到脓疱和结节囊肿,逐渐加重。 02 分级的重要性与临床应用 痤疮的分级不仅帮助医生评估病情,还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轻度痤疮可以通过外用药物进行有效控制,而中度至重度痤疮则需要结合系统治疗和外用药物的综合方案。通过精确的分级,医生可以更好地管理患者的预期,减少副作用,并提高治疗依从性。 外用药物治疗 01 维A酸类药物 维A酸类药物在痤疮的外用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溶解微粉刺和粉刺,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指南中推荐的外用维A酸类药物包括第一代的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以及第三代维A酸如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阿达帕林因其较好的耐受性,通常作为轻中度痤疮患者的首选药物。使用时应注意维A酸可能导致的光敏性和皮肤刺激反应,建议患者在夜间使用,并避免日晒。 02 抗菌药物的应用 过氧化苯甲酰是痤疮的首选外用抗菌药物,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并且未出现耐药性问题。指南建议,从2.5%浓度的过氧化苯甲酰开始使用,逐渐提高浓度,以减少刺激反应。外用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则因其抗炎作用适用于炎性痤疮,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因此不建议单独或长期使用。指南推荐将外用抗生素与过氧化苯甲酰或维A酸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风险。 03 其他外用药物 指南中还提到了其他外用药物,如壬二酸、水杨酸和硫磺。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和剥脱作用,在轻中度痤疮治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壬二酸特别适用于色素沉着和炎性痤疮患者,水杨酸则通过轻微的角质剥脱作用帮助减少粉刺和丘疹。 系统药物治疗 01 口服抗生素 对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抗生素是常用的系统治疗方法。指南推荐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100-200 mg/d)和米诺环素(50-100 mg/d),这些药物不仅对痤疮丙酸杆菌敏感,还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米诺环素由于在组织中浓度较高,且耐药性低,常作为优先选择。口服抗生素的疗程通常不超过8周,治疗期间应避免单独使用,并与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过氧化苯甲酰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性。 02 口服维A酸类药物 口服维A酸类药物如异维A酸是治疗重度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一线药物。其机制包括显著抑制皮脂腺的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以及抗炎和预防瘢痕的形成。异维A酸的推荐剂量为0.25-0.5 mg/kg·d,重度痤疮患者可逐渐增加至0.5-1.0 mg/kg·d。治疗过程中,异维A酸的副作用常见但大多数可逆,如皮肤黏膜干燥、血脂升高、肝功能异常等,需要定期监测。 03 抗雄激素治疗 抗雄激素治疗适用于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女性痤疮患者,如面部中下1/3区域的皮损、月经不规律、肥胖、多毛和雄激素性脱发。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包括雌激素和部分孕激素混合的复方制剂(如短效避孕药)和螺内酯(60-200 mg/d)。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雄激素的生成或阻断其受体,减少皮脂腺分泌脂质,从而改善痤疮。 物理与化学治疗 01 光动力疗法和红蓝光治疗 光动力疗法(PDT)通过外用5-氨基酮戊酸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富集,并通过红光(630 nm)或蓝光(415 nm)的照射,抑制皮脂分泌并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对于系统药物治疗失败或患者不耐受的中重度痤疮,PDT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法。单独的蓝光照射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而红光照射有助于组织修复,可作为中度痤疮的备选治疗。 02 激光与强脉冲光 指南推荐使用多种激光治疗痤疮及其后遗症。1320 nm、1450 nm和1550 nm的近红外波长激光有助于抑制皮脂腺分泌和抗炎作用。强脉冲光和脉冲染料激光可帮助炎性痤疮后期的红色印痕消退。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如1440 nm、1550 nm激光)和剥脱性点阵激光(如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痤疮瘢痕有一定改善效果。 03 化学剥脱治疗 化学剥脱术通过果酸、水杨酸等物质的应用,减少角质形成细胞的粘着性,加速表皮细胞脱落和更新,具有抗炎作用。浅表化学剥脱术特别适用于轻中度痤疮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辅助治疗。 特殊人群的痤疮治疗 01 儿童痤疮 针对青春期前儿童的痤疮,指南推荐使用低浓度的外用药物,如2.5%过氧化苯甲酰/1%阿达帕林凝胶组合,适用于≥9岁的患儿。对于12岁以下儿童,建议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和口服维A酸类药物。针对儿童痤疮的治疗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尤其是系统治疗,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剂量。 02 妊娠或哺乳期痤疮 妊娠或哺乳期痤疮的治疗应以安全为前提,优先选择外用药物。过氧化苯甲酰和壬二酸被认为是妊娠期安全的选择,克林霉素也可用于哺乳期痤疮的外用治疗。对于妊娠期的中重度痤疮,必要时可考虑短期使用口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应尽量避免在妊娠前3个月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因其妊娠分级为D,禁用于妊娠期。 中医中药治疗 01 中药内治法 中医在痤疮治疗中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痤疮的不同表现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不调证是痤疮的主要证型,分别对应疏风宣肺、清热利湿、化痰散结和调和冲任的治疗原则。常用的中药方剂如枇杷清肺饮、茵陈蒿汤、海藻玉壶汤等,配合中成药如栀子金花丸、连翘败毒丸等,可以有效改善痤疮的症状。 02 中药外治法 中药外治法如湿敷和中药面膜在痤疮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例如,马齿苋和紫花地丁的水煎液可用于湿敷,帮助减轻炎性丘疹和脓疱的炎症反应。中药面膜如颠倒散(大黄和硫磺的混合粉末)则用于改善结节和囊肿型痤疮。 痤疮的维持治疗 01 维持治疗的重要性 痤疮的维持治疗旨在减轻病情并预防复发,是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用维A酸类药物,如0.1%阿达帕林,每周使用3次,可以有效维持治疗效果。此外,联合使用低浓度果酸或抗痤疮类功能性护肤品也可作为维持治疗的选择。维持治疗的疗程通常为3至12个月,具体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皮损情况和治疗反应进行调整。 痤疮的联合与分级治疗 01 联合治疗的重要性 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全面覆盖痤疮的所有发病机制,联合治疗至关重要。 联合治疗能作用于痤疮发病的多个环节,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患者依从性。 02 轻中度痤疮的治疗 通常采用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单独外用药物通常仅作用于4个主要发病环节中的1-2个。 联合外用药物可以扩展到2-3个发病环节,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维A酸类、抗生素类、过氧化苯甲酰等。 市场上已有多种联合外用药物的复方制剂可供选择。 03 中重度痤疮的治疗 建议系统药物与外用药物的联合使用,如口服抗生素与外用药物的结合。 还可以将药物治疗与物理或化学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增强整体治疗效果。 04 痤疮分级与个体化治疗 痤疮的分级反映其严重程度和皮损性质,不同级别的痤疮应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应充分体现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痤疮后遗症的处理 01 痤疮后红斑与色素沉着 痤疮后遗症如红斑和色素沉着是患者常见的困扰。指南推荐使用强脉冲光、Q开关1064 nm Nd激光等设备进行治疗。此外,外用改善色素类药物如维A酸类药物、熊果苷和左旋维生素C等可以帮助减少色素沉着。 02 痤疮后瘢痕的处理 萎缩性瘢痕的治疗首选剥脱性点阵激光,如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其次是离子束或铒激光治疗。对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可以选择激素局部封闭注射、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等综合疗法。针对较大的凹陷性瘢痕,钝针分离和填充治疗也可作为有效的补充治疗手段。 患者教育与管理 01 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管理 指南强调了健康教育在痤疮治疗中的重要性。限制高糖和高油饮食、避免脱脂牛奶的摄入、规律作息以及适度控制体重都有助于痤疮的预防和改善。此外,痤疮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因此心理疏导也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02 科学护肤与定期随访 痤疮患者的皮肤护理应根据皮肤类型进行个性化选择。油性皮肤宜选择控油保湿类护肤品,而混合性皮肤在T区应选择控油类产品,两颊部位则应选择舒敏保湿类产品。在使用维A酸类药物或进行化学剥脱治疗时,建议使用修复皮肤屏障的护肤品,以避免皮肤干燥和敏感。定期随访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复发风险。       本指南概述了痤疮的复杂发病机制,包括遗传、激素、皮脂腺异常和炎症反应。指南根据痤疮的严重程度制定了分级,并提供了外用药物、系统药物、物理治疗和中医中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特别关注特殊人群的安全用药。维持治疗和患者教育被强调为减少复发的关键。整体上,指南为规范和优化痤疮治疗提供了循证依据。 引用文献: [1]鞠强.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09):583-588.DOI:10.16761/j.cnki.1000-4963.2019.09.020.

刘驰 2024-08-30阅读量1657

尿蛋白怎么办?

病请描述:尿蛋白,该怎么办? 👉在慢性肾疒的整个疒程中,尿蛋白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指标,既影响着肾疒治疗的情况,又对肾疒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 ❗长期尿蛋白超标会伤到肾功,并且会导致排尿量过多过少、泡沫尿、水肿等情况。 - ❗而有些肾友出现大量蛋白尿后,难的可能并不是降不下来,而是反反复复,这样对肾功可能更为不利。 - 👉对于肾疒的朋友来说,除了要合理的用药外,还得做好4件事! - 重视预防感染 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感染,都可能会加重肾疒,从而加重蛋白尿。因此,平时肾友们要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比如皮肤感然、呼吸道感然、口腔感然等。 - 合理饮食 比如低盐、低蛋白饮食。 - 控制体重 肥胖或超重对会加重肾的负担,并且可能会升高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而影响到尿蛋白。 - 保持良好心情,不要熬夜 肾病的疒程比较久、迁延难愈,大家除了积极配合冶疗外,也要学会放松自己,不要有太大心理压力。 - ❤此外,就是不要熬夜,养成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王海颖 2024-08-26阅读量986

中医埋线减肥

病请描述:一、中医埋线减肥是什么?   中医埋线减肥是一种将可吸收的蛋白线埋入特定穴位的减肥方法。这些蛋白线会在体内逐渐被吸收,持续刺激穴位,发挥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二、中医埋线减肥的原理   1. 调节内分泌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使激素水平达到平衡状态。例如,可调节胰岛素、甲状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速度。 2. 抑制食欲 某些穴位的刺激可以减少食欲,让你在不自觉中减少食物的摄入。比如,刺激一些特定穴位可以降低胃部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减少饥饿感。 3. 促进新陈代谢 埋线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脂肪的分解和消耗。穴位的刺激可以增强身体的能量代谢,使身体更高效地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   三、中医埋线减肥的优势   1. 长效作用 蛋白线在体内可持续刺激穴位一段时间,一般为 10 - 15 天左右,相比传统针灸,不需要频繁就诊,更加方便。 2. 安全可靠 使用的蛋白线是可吸收的,对身体无副作用。而且,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确保穴位选择准确,安全有保障。 3. 综合调理 在减肥的同时,还能对身体进行综合调理。可以改善一些因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如高血脂、高血压、失眠等。   四、适合人群   1. 单纯性肥胖人群 对于那些由于饮食不节制、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中医埋线减肥效果较为显著。 2. 产后肥胖人群 产后妈妈们身体虚弱,不适合剧烈运动和节食减肥。中医埋线减肥可以在不影响身体恢复的情况下,帮助她们逐渐恢复身材。 3. 上班族 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进行长期减肥计划的上班族,中医埋线减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需定期进行埋线治疗,无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运动和饮食控制。   五、注意事项   1. 选择正规机构 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埋线减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配合健康生活方式 虽然中医埋线减肥有一定的效果,但也需要配合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才能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3.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对埋线的反应都不同,减肥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要有耐心和信心,坚持治疗。   中医埋线减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如果你正在为肥胖问题困扰,不妨尝试一下中医埋线减肥,让自己在健康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马彩毓 2024-08-26阅读量1557

多囊流产综合征和胎停流产有啥...

病请描述: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育龄期妇女月经失调的最常见病因,以雄激素增多、胰岛素抵抗和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为主要特征。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不仅不孕率发生高,孕后自然流产的风险也大,据不完全统计,如无任何治疗,这些患者孕后自然流产发生率为30-40%。这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所合并的诸多代谢性异常性疾病,都可能诱发自然流产。 1、肥胖   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常见表现,肥胖本身就是不孕和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子。因此减重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首选治疗。孕前减重幅度至少为原体重的5%,才有利于女性的妊娠结局。 2、胰岛素抵抗 糖代谢和胰岛素异常不仅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及排卵质量,而且还会影响血凝系统,改变子宫内膜,从而导致受精卵着床或胎盘形成困难。这两者不仅会导致不孕,也会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 3、高雄血症 雄激素过高时不仅抑制卵泡成熟,影响卵泡发育,在接受治疗的促排患者中,雄激素过高会降低成熟卵母细胞的质量,从而影响受精卵及胚胎的质量。另外,高雄血症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诱发免疫反应,不利于受精卵/胚胎在子宫内的扎根.     那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该怎么办来减少这样悲剧的发生呢? 1、调整好代谢异常再备孕 不要急着备孕或者要求促排,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运动,控制饮食,必要时服用胰岛素增敏剂,尽量减轻胰岛素抵抗。超重或肥胖患者,至少减去体重的5%。有高雄血症的患者,可用避孕药几个周期,等痤疮,多毛等高雄体征缓解,雄激素降至正常后才能备孕。 2、孕期继续规范饮食 孕前有血糖和胰岛素代谢异常的患者,孕后仍然不能“放松”,继续原来建立的良好饮食习惯:控糖控总热量,适度活动,不仅可预防流产,也能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3、一旦发生自然流产,再次备孕需谨慎     如果做足上述准备了,怀孕了以后依然自然流产或胎停,在下次备孕前,必须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并按医嘱治疗后再备孕。    减重困难的胖妹子,可找王医生来接受个体化的身体成分管理哦。 西院专家门诊:周二,周四全天 西院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王哲蔚 2024-08-16阅读量2053

肺癌手术之前【预康复】术后恢...

病请描述:肺癌,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是当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给众多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手术治疗,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切除病灶,但术后的恢复过程却往往让患者倍感痛苦和煎熬。为了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康复理念应运而生,为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康复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 预康复,顾名思义,即在手术前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实施的干预措施,全方位地提升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手术创造最佳条件,并为术后的快速恢复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理念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更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旨在为患者打造一个全面、细致、个性化的康复环境。 那么,肺癌预康复究竟为患者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益处呢? 首先,通过戒烟教育、肺功能锻炼等措施,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术中风险大大降低。其次,预康复让患者更加了解并接受术后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此外,预康复还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功能的快速恢复。最后,预康复还能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那么,预康复究竟是如何助力肺癌患者实现术后恢复“快人一步”的呢? 首先,戒烟是预康复的重要一环。吸烟是肺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患者在术前应积极配合戒烟教育,从术前4周开始积极戒烟。戒烟不仅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还能提高术后的恢复效果。 其次,肺功能锻炼也是预康复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和胸廓扩张等在内的肺功能锻炼,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肺部功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营养支持也是预康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患者术前应保证充足且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针对营养不良的患者,医生会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优先选择肠内营养;对于无肾脏疾病的患者,医生会建议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而对于肥胖患者,医生会建议优化饮食结构,适当减重。 运动训练同样是预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心肺功能,为手术和术后恢复做好准备。患者可以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如快步走、骑车、慢跑等有氧运动,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同时,抗阻运动如弹力带、哑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抵抗力。 最后,心理干预也是预康复不可或缺的一环。术前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因此,医生会通过正念冥想、家庭放松操、睡前听放松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消除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康复需要持续多久呢? 预康复的实施时间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预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开始,一直持续到手术前。这段时间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戒烟、肺功能锻炼、营养支持、运动训练以及心理干预等预康复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实施,患者可以提高手术耐受性,降低手术风险,并为术后的快速恢复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预康复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使手术完成后,患者仍然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方式,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健康。 此外,由于预康复的具体实施细节可能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康复,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患者在实施预康复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疑虑,都应及时向医生咨询,以便得到专业的解答和指导。 总之,肺癌预康复是一个全面、系统、个性化的康复过程,旨在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条件。通过戒烟、肺功能锻炼、营养支持、运动训练和心理护理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挑战,更快地恢复健康,重返正常生活。

张百华 2024-08-16阅读量1206

全民健康,从预防肥胖开始

病请描述: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一个提醒我们关注健康、积极行动的特殊日子,让我们聚焦于肥胖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共同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守护我们的身体与心理健康。 合理膳食,是我们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同时不忽视老年人群的营养需求和适宜运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携手合作,家长们需提升自身的营养健康素养,为孩子搭配营养均衡的饮食,培养他们科学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多样化的食物选择以及对总能量摄入的把控,是我们维持健康体重的法宝。 规律体育锻炼,是我们保持活力、预防肥胖的有效手段。根据《全民健身指南》,成年人每周至少应享受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是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的洗礼。对于朝气蓬勃的儿童青少年,我们鼓励他们每天至少投入1小时于中等到活跃强度的体育活动中,同时减少长时间的久坐,让运动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我们对抗肥胖、提升生活质量的另一大支柱。这不仅包括良好的作息、有效的压力管理、丰富的社交互动,还包括戒烟限酒、定期体检、保持个人卫生、维持健康体重和对环境的关怀。这些习惯虽小,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精彩。 让健康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实践。 本文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董志勇 2024-08-13阅读量679

每天晚上喝点白酒究竟好不好

病请描述:四川省遂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张毅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也养成了每晚小酌的习惯。然而,每天晚上喝点白酒究竟好不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做具体分析: 一、适量饮白酒的益处 1.放松心情:适量饮用白酒可以使人放松心情,缓解一天的压力。白酒中的酒精成分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带来愉悦感。 2.促进血液循环:白酒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微循环障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驱寒暖身:在寒冷的夜晚,适量饮用白酒可以驱寒暖身,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 二、过量饮白酒的潜在风险 1.损伤肝脏: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疾病。而每天晚上饮酒,即使是少量,也可能对肝脏造成累积性的伤害。 2.身体肥胖:过量饮酒之后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部分人群可能会导致食欲增加,进食量比较多,时间久了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酸,从而会引起身体肥胖。 3.破坏神经:酒精属于刺激性比较强的饮品,长期过量摄入酒精会损害到神经系统,因此会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的问题。此外,酒精还可能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影响正常的睡眠周期。 4.影响心脑血管功能: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吸收到血液中,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器官。在这个过程中,酒精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和心心脑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5.增加患癌风险:研究表明,长期饮酒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口腔癌、咽喉癌、肝癌等。每天晚上饮酒可能增加这些癌症的患病风险。 三、饮酒饮酒也要讲科学 1.控制饮酒量:适量饮酒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酒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饮酒的标准量对于成年男性是每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g,这相当于:啤酒550ml;葡萄酒200ml; 38度白酒75ml;50度白酒50ml。对于成年女性是每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 啤酒350ml;葡萄酒150ml;38度白酒50ml;50度白酒30ml。 2.避免空腹饮酒:空腹饮酒容易导致酒精过快进入血液,对肝脏造成损伤。建议在饮酒前进食一些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 3.配合运动和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等,能够减轻酒精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同时,适当的运动还能促进酒精的代谢和排出。 四、结论 每天晚上喝点白酒并非完全不可取,但关键在于控制饮酒量和频率。适量饮酒可以带来一定的益处,但过量饮酒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饮酒,避免过度依赖酒精来放松自己。

张毅 2024-08-07阅读量2223

168、坚持运动一定能治愈脂...

病请描述:“不一定。” 还是前面这个21岁的小伙子,大家肯定觉得这么年轻就这么胖,脂肪肝还这么严重,肯定好吃懒做不运动。 错,这个小伙子是个羽毛球运动健将,我的球友,羽毛球打的非常好,尤其是扣杀,绝对是专业选手的水平。而且,每周的运动量还很大,每次运动一般在2-3个小时左右,每周运动4-6次。可谓非常高强度啦。 大家肯定会觉得奇怪,运动量这么大为何还有脂肪肝? 因为运动量大只能说明消耗大,但如果摄入量仍然超过消耗量呢?体重任然会逐渐增加,超重甚至肥胖。 所以,要想控制体重、减脂, 7分靠饮食控制:不要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主食也要少,适量蔬菜蛋白质; 3分靠运动: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增加消耗,则会进一步消耗多余的脂肪,同时增加肌肉含量。肌肉比例增加,代谢率也会增加,基础消耗量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单靠运动不足以减重减脂控制脂肪肝;单靠饮食控制可以减重减脂,可以体重正常,但仍然可能有脂肪肝,因为脂肪比例相对高(请看我前面的文章:48、为何不胖的患者也会得脂肪肝高血脂?)。 需要二者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217

167、21岁就有脂肪肝和转...

病请描述:这是一个21岁小伙子,没有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病,也不喝酒,家里也没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 这是他最近的体检报告(没有任何不舒服,马上研究生入学了)。 可以看到有脂肪肝,还有轻度的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初步考虑是脂肪肝引起的肝炎,称之为脂肪性肝炎,长期这样下去,几十年以后很可能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 再看体重指数(BMI):34.3,超过28就属于肥胖,小伙子在肥胖的路上已经走了很远。 这种情况下,护肝治疗属于指标不治本,效果不一定好,也不可能用一辈子护肝药。要彻底解决问题,还得把肝脏里面的脂肪减掉。但是,减脂又没办法定点清除,因此,没有捷径,只能把全身的脂肪减下来,肝脏的脂肪自然跟着减少。 没有诀窍,少吃多动,一个也不能少。需要控制饮食,清淡饮食,少吃主食,不吃脂肪类和胆固醇类食物,配合规律运动,双管齐下,方是上策。 自己实在控制不了,只能寻求医生的帮助,但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都存在风险和副作用,只能不得已而为之,属于下策,选择需要谨慎。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361

哪些饮食习惯不好与行为不当容...

病请描述:哪些饮食习惯与行为不当容易生病?   人人都知道,病从口入,80%以上的疾病都与饮食习惯不当有关。现在的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大量增多,疾病年轻化,扁桃体腺样体假期手术排成长队,皮肤病越来越多,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痤疮,银屑病等年轻化,难治化。究其原因,尽管复杂,但饮食的欧美化,多元化,快餐化,肉食化,饮料化等等带来系列的问题不能不让人担心。     首先,孩子出生后就是饮食蛋白质化,牛奶化,宣传都认为牛奶鸡蛋是蛋白质,多吃无害,有利于增加营养及抵抗力,长个子。因此,许多小孩牛奶当水喝,无肉不欢,家长拼命喂饱,很多老人自己小时候没得吃的,现在要让孙子外孙吃饱吃好,诸不知吃进去的能消化吗?能吸收吗?不消化会有什么后果?吸收多了有什么后果?没有人去考虑,当出了问题已经晚了。     古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讲究的就是不能吃饱,”胃满必肠空,肠满必胃空”,强调的是胃肠也要休息,不能满负荷工作,而且肠道不仅仅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更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最重要的神经器官,饥饿才有免疫力,讲的也是这个理。现在小孩的过敏性疾病,甲状腺疾病,扁桃体发炎,腺样体肥大,肥胖,尿酸升高等都与过多的摄入蛋白质,甜品饮料等有关。     而且,很多孩子偏食明显,只吃肉,不吃青菜,或者胃口不好,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或者吃什么什么香,胃口特好,总有饥饿感,其实这些都是胃肠有问题,是菌群失调了,因为我们吃什么更多受肠道菌群指挥。       到了大一点的孩子,外卖,甜品饮料辛辣刺激油腻饮食成为最爱,各种肉类,奶制品成了最好的营养餐,其结果可想而知,到处的餐馆,到处的外卖,到处的奶茶店,冷饮,食品怎么做的,配有什么,很少有人过问,只要符合胃口就吃,慢慢胃肠伤了,疾病缠身了。宵夜,玩手机,不运动,熬夜成为年轻人的习惯,相互交杯换盏,无意间,不好的胃幽门螺杆菌等有害菌就传进胃肠,驻扎下来,在合适时机兴风作浪,产生毒素,引发疾病。     现在年轻人许多有腹胀,打屁多,口臭,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稀溏不成型,粘马桶,认为是正常现象,伴随有喉中有痰,不明原因咳嗽,异物感,慢性咽炎,以为没什么,这是典型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表现,是肠道伤了,病在悄悄的滋生了。       这样的男女结婚,生下来的孩子多有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等.中医讲:”父母有热,必遗热于儿”。可没有人去醒悟,去关注,以为是遗传的问题.我们现在这么多疾病的发生,难道都是遗传的问题?为什么上一代,老一辈没有这些病呢?       听说,关进监狱的贪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没有了,身体素质好了,什么原因呢?简单的饮食,规律的生活,适量的劳动让身体器官与机能如此协调,自然很多病消失了。       人到中年,本来各项机能在退化,还在大鱼大肉,饱餐一顿,饮酒,甜品饮料辛辣刺激油腻饮食不回避,自然伤的是自己。       说来说去,饮食要正确认知,简单一点,多吃点青菜杂粮,适量补充蛋白质就可以了,饮食有度,饮食有节,合理搭配,有好山好水好空气,乐观心态,不要吃饱,不要熬夜,适量运动,不求山珍海味,但求粗茶淡饭,生活有规律,长期坚持,才有好的健康,才会远离疾病的发生,才不会把遗热毒素传给下一代,给家人及社会减少负担!人人从小注意预防保健,合理安排时间,合理搭配饮食,积极运动,不熬夜,注重中医养生之道,保持健康体魄,才能少生病或不生病。

冯爱平 2024-08-06阅读量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