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2%,患者总数约4000万。其中每年有数百万慢阻肺患者反复出现急性发作,因慢阻肺急性发作而死亡的人数每年有100万以上。慢阻肺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呢?首先,要正确认识急性发作,慢阻肺急性发作是指患者症状较平时严重,并且持续恶化,需要改变原有的基础用药治疗方案才可以控制病情。患者在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有发热等表现。根据患者的基础用药史、合并的其他疾病、现有的症状等,将慢阻肺急性发作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急性发作患者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在家治疗,中、重度急性发作患者则需要到医院急诊或住院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主要是患者本身的宿主因素和外界的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宿主因素有过度疲劳、感冒等,此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此外,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也是慢阻肺急性发作的诱因。引起慢阻肺急性发作最常见的环境因素是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吸烟和空气污染也是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戒烟、减少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重要措施。慢阻肺患者在雾天不要进行室外锻炼;外出时戴口罩,减少吸入空气中的粉尘颗粒。此外,药物治疗也很重要。慢阻肺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律地使用药物治疗,以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发生,治疗药物主要为吸入的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比如噻托溴铵、福莫特罗,或者口服茶碱。也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支气管舒张剂的复合制剂,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福莫特罗/布地奈德。咳痰不畅、痰液粘稠者,需加用祛痰药物。伴有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重度慢阻肺患者,除了药物治疗,还应进行家庭氧疗和呼吸机辅助治疗。对于经常急性发作的慢阻肺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免疫预防措施,如每5年接种一次肺炎球菌疫苗、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灭活病毒疫苗,接种后可有效避免和减少肺炎球菌性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的发生。口服免疫调节剂(胸腺肽、匹多莫德、脾氨肽、细菌溶解产物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其他的预防措施还有增加营养、保持理想体重、多进行户外有氧运动,如做操、散步、登楼、腹式深呼吸等,这些简单的康复锻炼方法都是增强体质、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好方法。
苏奕亮 2018-05-21阅读量9240
病请描述: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可引起呼吸症状的常见病毒。由RSV引起的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毛细支气管炎(肺通道感染),和肺炎。感染的人群咳嗽或打喷嚏,使得携带的病毒通过唾液或粘液滴的形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是感染RSV的最高风险人群。但RSV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低龄、高龄以及免疫系统弱的人群可发展为严重感染。即使既往感染过这种病毒,日后仍可感染RSV。 RSV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病毒暴露后的3~7天开始出现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流涕,或鼻塞,咳嗽,胸闷,喘息和呼吸困难。感染RSV的婴儿可能偶见呼吸暂停期。 RSV的诊断,RSV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症状。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测试可检测病毒,使用通过鼻子至喉咙后部的拭子进行检测。这些测试大多用于医院和急诊部门。治疗目前没有RSV特异性治疗,抗菌素对这种感染无帮助。有一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如对乙酰氨基酚可治疗发热,沙丁胺醇治疗喘息,但无针对病毒的特异性药物。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在1~2周内改善。重度疾病患者可能需短暂入院治疗。 RSV感染的预防,有RSV或其他流感样症状咳嗽和打喷嚏时应遮挡,勤洗手。避免与流感人群接触。
王智刚 2017-02-13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