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外科 > 普外科 > 胃恶性肿瘤 > 内容

胃恶性肿瘤内容

A型胃炎,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

病请描述:A型胃炎,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 定义: A型胃炎,也称为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慢性胃炎类型。它与B型胃炎不同,后者通常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A型胃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胃体部,而胃窦部则较少受累。这种胃炎的特点是胃黏膜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胃壁细胞被破坏,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并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引起贫血等症状。 编辑   病因: A型胃炎的主要病因是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产生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这些抗体攻击胃壁细胞,导致胃黏膜炎症和萎缩。此外,A型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共存。 编辑   诊断: A型胃炎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内镜下,A型胃炎表现为胃体和胃底的黏膜萎缩,而胃窦部可能无萎缩或仅有轻度萎缩。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检测血液中的抗胃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以及评估维生素B12水平和贫血状况。 胃镜下表现: 在胃镜下,A型胃炎的特征性表现包括: 1.   逆向萎缩(reverse atrophy):与常规的萎缩性胃炎不同,A型胃炎的萎缩区域主要位于胃体和胃底,而胃窦没有萎缩或者仅有轻微的萎缩。 2.   残存泌酸黏膜的隆起样改变:在大范围胃体腺萎缩的背景下,一些残存的正常泌酸黏膜在内镜下呈扁平隆起、广泛型隆起、假性 息肉样隆起和岛状改变等类型。 3.   增生性 息肉:A型胃炎更容易伴发增生性 息肉,这些息肉通常直径小于10 mm,表面可见血管扩张。 4.   黄白色粘稠粘液:A型胃炎患者的胃底和胃体常常附着一些黄白色粘稠的粘液,用水不易冲除。 5.   胃体黏膜水肿和马赛克样改变:可能是出现萎缩之前的早期A型胃炎的典型内镜下特征。 在诊断A型胃炎时,除了内镜检查,还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和血液检查,包括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维生素B12等指标。特别是内因子抗体阳性率较高,是诊断A型胃炎的重要依据。 编辑   肿瘤性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A型胃炎患者是胃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高危人群,因此,对于确诊的患者,建议进行定期的胃镜随访,以及在出现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前给予积极治疗。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异型增生或胃癌,可以通过评估病灶的大小、深度、分化程度、是否合并溃疡等,决定是否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治疗。同时,对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也可以通过胃镜下微创手术进行管理。 编辑   治疗: A型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包括: 1.   营养支持治疗:由于A型胃炎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不良,患者会出现恶性贫血等症状。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尤为重要,需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12和其他营养素,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2.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A型胃炎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的关键。常用的根除方案包括三联或四联疗法,通过联合使用抗生素和抑酸药物,达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目的。 3.   中医调理:中医治疗A型胃炎主要通过辨证施治,选用适当的中药方剂,如和胃降逆、健脾消食的中药,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中医治疗胃癌的经验中,常用药物包括舒肝和胃丸、复方斑蝥胶囊等中成药,以及川贝、土贝、浙贝、玄参、牡蛎、夏枯草、两头尖、蜈蚣、全蝎、白花蛇、草蛇、山甲珠、乳香、没药、花蕊石、麝香、牛黄等药制成的丸剂内服。 4.   心理治疗:如果患者不适症状比较明显,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延误病情。 5.   手术治疗:在极少数情况下,当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无法有效控制病情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A型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西医的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可能的手术治疗,以及中医的辨证施治和外治技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编辑   文中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网络和文献。  

李景泽 2024-08-28阅读量8787

苏州治疗胃癌的中医专家系列讲...

病请描述:     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那么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怎么治疗胃癌呢,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胃癌的治疗方法不断丰富,然而,很多方法在治疗胃癌的同时,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胃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治疗胃癌的优势     1.整体调理:中医治疗胃癌不仅仅关注局部病变,更重视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     2.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副作用小:与化疗、放疗等方法相比,中医治疗的副作用较小,更适合体质较弱或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     4.提高生活质量:中医治疗胃癌能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5.辅助其他治疗:中医治疗可以与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结合使用,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6.长期疗效:中医治疗注重病后的调理和康复,有助于患者长期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

沈利华 2024-08-23阅读量1869

苏州治胃癌的中医系列讲堂(2...

病请描述: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上腹痛、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呕血、黑便等症状,要及时治疗。那么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胃癌该怎样治疗,就拿中医来说,中医对胃癌的治疗主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分型,然后根据分型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中医对胃癌辨证分型治疗的介绍:     1. 气滞血瘀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2. 痰湿内阻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胀满,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原则为化痰利湿,健脾和胃。     3. 脾胃虚弱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隐痛,食少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4. 胃热炽盛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灼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     治疗原则为清热泻火,和胃止痛。     5. 胃阴不足型     症状表现为胃脘隐痛,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原则为滋阴养胃,清热生津。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8-14阅读量1514

苏州看胃癌的老中医系列讲堂(...

病请描述: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呕吐,甚至呕血、黑便,那么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胃癌是怎么回事,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     中医将胃癌归为“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认为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1. 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辛辣、肥甘厚味等,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2. 情志内伤:情绪波动,如长期抑郁、焦虑、怒气等,可影响肝气的正常疏泄,进而影响脾胃。     3.外邪侵袭:如寒邪、湿邪等外邪侵袭人体,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     4. 脏腑功能失调:脾胃为后天之本,与其他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胃癌。     中医治疗胃癌的优势     中医治疗胃癌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病因等不同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中医不是单纯针对肿瘤本身,而是着眼于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调整人体内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副作用较小,可以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胃癌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沈利华 2024-08-07阅读量2222

152、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

病请描述:在我国,肝癌是发病率第四位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则位于第二位,提示其恶性程度高于发病率第二位的胃癌和第三位的结直肠癌。除了恶性程度高导致治疗效果差,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发现晚,有症状的时候就诊,往往已经是晚期。因此,如何识别癌前病变并密切监测或及时处理至关重要。这里分享一下最新版肝细胞癌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3): 1、癌前病变主要是异型增生结节,包括低级别和高级别; 2、发生癌前病变的常见原因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比如乙肝、丙肝、酗酒、脂肪肝、长期摄入霉变食物、长期口服肝毒性药物等; 3、多无症状,发现主要靠肝胆彩超、CT或磁共振检查;彩超是筛查最常用最经济的手段,诊断准确性增强磁共振>增强CT>彩超; 4、确定结节性质需要活检,切除活检准确性优于穿刺活检,但为了平衡准确性、风险和疗效,不同的患者适合不同的活检方式; 5、针对已经发生的癌前病变,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但护肝、抗肝纤维化等药物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对于病因,可行相应治疗可延缓肝硬化进展,降低肝癌风险,比如抗病毒、戒酒、控制体重血脂肥胖等; 7、高危结节或者不能排除癌变,首选外科干预,包括切除或消融,同时活检定性;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497

临床解读(一)—...

病请描述:何谓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一类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而合成分泌的,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物质,通常包括蛋白质和糖类。肿瘤标志物可以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在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以及复发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综合信息进行解读。如果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肿瘤的存在,因为它们可能因为其他非肿瘤性疾病(如炎症、良性肿瘤等)而升高。因此,肿瘤标志物通常不用于肿瘤的确诊,而是作为辅助诊断工具。肿瘤确诊通常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如活检或手术取得的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组织分布 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肿瘤标志物的组织分布具有特异性,这为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精确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了解常见肿瘤标志物的组织分布,对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图1.常见肿瘤标志物的组织分布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胆囊、胆管癌 CA19-9:是胆囊癌、胆管癌中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之一,也是目前胆囊癌最敏感的指标; CA125:约65%的胆囊癌、胆管癌患者伴有CA125升高; 癌胚抗原(CEA):大约30%的胆囊癌、胆管癌患者会出现CEA水平升高。 肝癌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诊断中最常用的血清标志物之一。AFP水平的升高通常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是AFP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升高可以作为肝癌诊断的一个辅助指标,尤其在AFP水平较低时;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可作为早期原发性肝癌的高敏感性标志物,在诊断肝癌时,GP73在敏感性和特异性上都高于AFP。 胃癌 CA72-4: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胃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优于CA19-9和CEA; 胃蛋白酶原(PG):胃蛋白酶原I和II的水平及其比值对胃癌患者的疗效判定及复发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MG7-AG:MG7-AG是一种与胃癌相关的抗原,对早期胃癌有较高的检出率; 胃泌素17(G-17):在健康人体内表达水平较低,当胃炎、胃癌等病理改变发生时,G1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胰腺癌 CA19-9:是迄今为止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CA19-9水平与肿瘤的阶段有关,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 CEA:是第一个被用于检测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胰腺癌中的阳性率约为42.85%; CA50:CA50的正常值<20 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胰腺癌病人的阳性率可达87%; CA24-2:是消化系统尤其是结直肠和胰腺癌的标志物。在对胰腺癌的诊断意义上优于CA19-9,敏感性可达66%~100%; CA72-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 U/mL,对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对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铁蛋白(SF):在胰腺癌患者中,SF升高阳性率为61.9%。但SF异常可由多种生理性及病理性原因引起,因此,SF一般要与其他标记物联合检测,提高灵敏度。 结、直肠癌 癌胚抗原(CEA):是结直肠癌中研究最广泛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其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中通常升高。CEA水平的升高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有关,并且常用于监测治疗反应和疾病复发; CA19-9:尽管它在结直肠癌中的特异性不如CEA高,但在某些情况下,CA19-9的水平升高也可以作为诊断和监测的辅助指标; CA72-4:它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可能会升高,有时被用作辅助诊断和监测肿瘤进展的标志物。 乳腺癌 CA15-3:是目前乳腺癌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乳腺癌的辅助诊断、疗效检测及复发预警; CEA:可以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包括乳腺癌。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肿瘤的存在,但也可能与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相关; CA125:CA125在乳腺癌中也可能会升高,尽管它更常见于卵巢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某些乳腺癌中过表达,与疾病的侵袭性和预后有关。HER2的状态还可以指导是否使用特定的HER2靶向治疗;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ER和RP的状态有助于确定乳腺癌的亚型,以及患者是否可能从激素治疗中获益。 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是诊断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指标;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升高有助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 膀胱癌 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包含尿膀胱肿瘤抗原(bladder tumor antigent,BTA)、核基质蛋白22(NMP22)等多种尿液检测方法用于临床协助膀胱癌的诊断。因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尚无能取代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检查的尿肿瘤标志物。 子宫内膜、卵巢癌 CA125:是卵巢癌中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在浆液性癌中,CA125也可用于监测疗效和疾病复发; 人附睾蛋白4(HE4):对卵巢癌的诊断特异性高于CA125。HE4水平不受月经周期及绝经状态的影响,且在绝经前人群中诊断卵巢癌的特异性优于CA125; ROMA指数:ROMA指数结合了CA125和HE4的血清浓度以及患者的绝经状态,用于提高卵巢癌诊断的准确性;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中升高; AFP:AFP通常与卵黄囊瘤、胚胎癌和未成熟畸胎瘤相关,是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 CEA:在胃肠道转移性卵巢癌中升高。 食管癌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血清标志物。然而,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癌胚抗原(CEA):可以在多种肿瘤中检测到,包括食管癌。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肿瘤的存在,但也可能与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相关。 肾癌 M2肾丙酮酸激酶(M2-PK):主要表达于远端肾小管,对肾细胞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被认为是有前途的一种肾癌标志物; 组织多肽抗原(TPA):虽然不是特异性的肾癌标志物,但可以作为监测肾癌病情的一种指标; 脂类相关唾液酸(LASA):作为肾癌肿瘤标志物其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2%,有助于肾癌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目前最常用的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血液中的PSA以游离形式(fPSA)和总PSA(tPSA)存在。临床上,PSA检测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 前列腺癌抗原3(PCA3):PCA3是一种非蛋白编码RNA,在前列腺癌中过表达,其水平较PSA更具有特异性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结果; 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是前列腺癌细胞中过表达的一种酶,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标志物。 甲状腺肿瘤 降钙素(Ctn):为甲状腺髓样癌血清检测标志物; 甲状腺球蛋白(Tg):可成为分化型甲状腺癌血清检测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与部分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诊断及临床进展存在相关性。

丁凡 2024-06-01阅读量2103

胃癌术后患者怎样循序渐进的增...

病请描述:有一位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术后1周由外科转到我们科室,患者的症状就是进食后腹胀恶性呕吐。家属看着病人日渐消瘦,很是焦急。那么胃癌术后应该怎样逐渐增加饮食呢? 对于胃癌的手术患者,通常手术后需禁食3-5天左右,等出现肛门排气后,方可可进水和少量的流质。 肛门排气、排便后,说明肠蠕动恢复,就要积极的进水、吃流质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另外力所能及的早期下床活动也有助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胃癌手术后进食有原则,就是由凉白开过渡为米汤水、鱼汤、饭汤,过渡为白粥、烂面条,再过渡为半流食,最后过渡到正常饮食。饮食的恢复要循序渐进,过渡的时间可能需要好几个月。 胃癌根治术有可能把胃切掉2/3,甚至切掉4/5,胃癌术后病人胃部体积缩小;另外腹腔手术常常会并发肠粘连,胃肠道蠕动功能受到影响。我们这个案例里的病人就是没有遵医嘱,在肠蠕动还没有完全恢复前就吃很坚硬的食物,米饭、就可能压迫吻合口的创面,影响肠道功能的恢复。 建议术后少食多餐,每次定时、定量;同时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形成少食多餐的生活习惯一天6-8顿,适当下床走动,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吸收。 把自己当6个月的小婴儿,2个月内吃流食,比如白粥、小米粥、杂粮粥(煮烂)、烂面条、玉米糊、鸡蛋羹、土豆泥、蔬菜水果汁等等。有必要买一个破壁机,把肉、汤、米饭、蔬菜一起放进去打成泥喝掉,吸收好营养高。术后病人要尽可能避免不良刺激性食物,比如辛辣、过热、不易消化的食物; 2个月左右,逐渐适应吃点饭菜,还是少油清淡为主,但是要吃慢点,嚼烂再往下咽。粗纤维食物比如芹菜、韭菜难消化,打碎再吃。 如果患者胃癌术后,按照上述饮食调养,任然有腹胀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以请专科医生进行中药调养,中药可以理气和胃消食,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及术后吻合口炎的康复,另外患者可以在行中脘穴的艾灸温中健脾和胃,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蒋海燕 2024-05-23阅读量1639

 胃癌幸存者随访

病请描述: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103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5位和第3位。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高居第2位,死亡率居第3位。癌症幸存者指“完成初始治疗,进入随访期的癌症患者”。高质量规范化的随访管理,有助于及早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胃癌幸存者随访管理内容: 胃癌幸存者的随访内容应以症状评估、营养状况评估和肿瘤心理护理需求为基础。建议从以下方面对胃癌幸存者进行全面随访。 1 躯体症状 对胃癌幸存者的症状评估主要包括术后并发症和化疗不良反应的评估。 2 营养状况 营养评估指标有体质量丢失量、体质量指数等身体成分营养评估指标,血浆白蛋白等实验室营养检验指标及营养状况评分等。 3 心理状况 急性心理困扰情况在胃癌幸存者中较为常见。胃癌幸存者需要积极的心理支持护理。 4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通常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健康。 5 监测复发 早期发现疾病复发是随访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随访指南指导方针可归为两大类:规律化随访和症状主导性随访。监测随访策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血液检验(特别是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和内镜检查。肿瘤标志物监测常规推荐糖类抗原724、血清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CT被作为一种评估胃癌术后复发不可替代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PET-CT近年也已被广泛用作胃癌术后复发监测和风险评估的补充影像学检查方法。胃镜检查随访的主要目的是在胃镜下发现新生肿瘤或原发肿瘤复发,胃癌随访指南建议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李强 2024-04-25阅读量1908

中医药治疗胃癌

病请描述:患者邵某,男,70岁,主诉为胃癌术后2年。 2023/12/3于付主任门诊就诊,刻下:手足麻木,上半身汗出。脉浮滑有力,舌边红。 付主任开药:仙鹤草、鳖甲、陈皮等 2023/12/17就诊,刻下:汗出好转,手麻仍有。 2024/1/14就诊,刻下:不汗出,偶有口干,手脚麻同前,舌边红有齿痕。 2024/1/28就诊,刻下:上半身汗出,夜间2点左右盗汗,手脚麻好转。 2024/2/25就诊,刻下:出汗明显好转,手麻脚麻明显好转,血压偏高。 2024/3/10就诊,刻下:汗出、手足麻症状得以改善,经付主任治疗后有明显好转。行ct检查提示:胃肿瘤术后暂无复发前兆,但肺部有炎症。 病案分析: 患者邵某,在68岁时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行化疗,导致体内营卫不足,遂出现手足麻木,汗出严重。所以需要合理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其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适用于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以达到固表而不留邪,散邪而不伤正,邪正兼顾的目的。患者舌边红,有齿痕,证明患者具有气血不足以及上火的症状,所以也需要合理配伍其他中药,例如白菊花、桑叶等。

付晓伶 2024-04-22阅读量1246

病例分享:(肺癌)脊柱&ld...

病请描述:陈**,男性,69岁。主诉:发现胸椎病变2月余,右侧季肋区疼痛1周余 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胸背部及季肋区疼痛,行MRI检查,提示:胸11椎体骨质破坏伴软组织形成。1周前,出现季肋部疼痛加重,疼痛频率增加,口服“布洛芬”可稍缓解,症状反复出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于我院就诊。 01、MRI MRI:胸11椎体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侵犯周围组织,考虑转移。 二、既往史 肺癌个人史 2022年6月份,行右肺上叶后段肺癌切除术,病理报告提示:右肺上叶中分化癌,支气管切缘未见肿瘤组织,淋巴结见癌组织转移。未予以后续全身治疗。 胃癌个人史 2022年10月份,肺癌术后3个月,出现“血便”,于当地医院就诊,胃镜提示:镜下可见胃体大量咖啡色浑浊物附着,体-底交界处可见大小约4.0cm的类圆形肿物隆起,周围边界清,表覆陈旧性血迹,提示间质瘤可能。于2022-11-23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吸烟饮酒史 高血压4年余,最高160/90mmHg,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口服1次/日,血压控制可。吸烟50年,10支/日。 三、治疗 入院后检查提示:患者的胸椎生理曲度存在,序列稳,胸11的椎体及附件区可见骨质破坏,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沿椎管向上下侵犯,部分侵犯肋骨,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血沉加快,肿瘤指标可见:神经特异烯醇酶,CYFRA211增高。 结合患者的病例特点、既往病史,和影像学改变:溶骨性改变,周围软组织肿胀,术前诊断为:胸椎肿瘤(肺癌转移?)。 于2023-01-30行后路胸椎肿瘤切除重建内固定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转移性差分化癌伴肉瘤样变,免疫组化:CK(pan)(+),Ki-67(+,约65%),CK7(+),TTF-1(+),NapA(部分+),CD34(血管+),Vimentin(+)。 术后症状缓解明显,患者恢复好。 四、扩展内容 1、寡转移: ①原发肿瘤发生远处转移,但是局限在某几个器官内,转移灶数量较少。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公认概念是转移器官≤3个,且总转移灶数目≤5个。 ②研究发现,寡转移患者在接受全身治疗的同时加上局部根治性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2、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 ①整块全切肿瘤椎体,大大降低脊柱转移癌局部复发率。 ②对于神经压迫症状明显患者,降低脊柱转移癌患者瘫痪等并发症风险,为后续的全身治疗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 ③有研究表明,对于TES术式的适应症患者,选取此术式,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预后。

许炜 2024-03-05阅读量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