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01 了解拇外翻 拇外翻(Hallux valgus)也叫大脚骨,是常见的足部畸形,指拇趾向外偏斜移位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1:9-1:15。外翻角大于15度可诊断为拇外翻。 02 拇外翻病因 2.1 遗传因素 遗传是拇外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青少年患者,许多研究中报道了拇外翻患者具有阳性的家族史。 2.2 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病会破坏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的正常平衡结构,由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会导致拇外翻畸形。 2.3 神经肌肉性 创伤、脑瘫等原因造成的神经肌肉性病变,容易引起足部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软组织肌力不平衡,也可产生拇外翻。 2.4 足部结构异常 常见的为扁平足,其他结构异常有第一跖骨过长、第一跖骨内翻、拇趾旋前畸形等。 2.5 穿鞋习惯 常穿高跟鞋、尖头鞋,全身重量易集中在足前部,尖头鞋往往迫使前足强行挤压在狭小的三角形区域里,使得足趾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长此以往便逐渐形成拇外翻畸形。 03 拇外翻的治疗 3.1 保守治疗对仅有畸形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穿着较宽松的或露趾的鞋子可减少对内侧突起的摩擦,以及通过降低对前足的挤压来延缓拇趾偏斜程度和其余足趾畸形的进一步加重;--在鞋内放置软垫可以减轻足底疼痛区域的压力。应用拇外翻分趾垫、夜用夹板及足趾间垫可能暂时缓解疼痛,延缓畸形进展;--若已伴有拇囊炎可做理疗、热敷。 分趾支具 3.2 3D打印矫形鞋垫 通过3D打印矫形鞋垫均衡足压压力、减少疼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3D打印接诊中心戴尅戎院士、王金武教授团队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人体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前足、中足及后足矫形生物力学改变,使足底压力获得重新分布,下肢力线得到矫正,以达到同时预防、治疗拇外翻和扁平足的目的,同时也为拇外翻术后的复发提供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九院3D打印中心 04 拇外翻的预防 鞋子选择尤为重要,若长期穿着不适当的鞋子来行走,足部受到鞋子的摩擦,局部皮肤会增厚,严重时红肿发炎,形成“拇囊炎”;第二趾也可被拇趾挤向背侧,形成锤状指。同时由于前足主要负重区的外移,第二、三跖骨头承重增加,久之形成“转移性跖痛症”。 在平时买鞋时,可选购一双让脚趾有足够空间活动的鞋子,以减少鞋面对脚趾所造成压迫。另外,也可选择个性化设计的鞋子,防止由于异常压迫造成足部病变,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尖头鞋、厚底高跟鞋、足跟过高的鞋类会导致拇外翻的机率较一般鞋类高。此外,平时可赤足行走,也可用脚趾练习类似脚抓毛巾动作。
王金武 2023-08-02阅读量1438
病请描述:拇外翻俗称“大脚骨”,常见于女性。病因主要有两类,一是先天遗传性的,出生就有,往往母亲或者外婆有拇外翻家族史。二是后天逐渐发生,常见于女性,尤其是爱穿高跟尖头皮鞋的女生,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和不良足姿导致足内结构改变,进而发生拇外翻畸形。 拇外翻畸形发生后,初期是外观较为难看,穿凉鞋的时候,外露的拇指使自信心常常受挫。或者穿皮鞋的时候,拇外翻处增生骨质,常把鞋子侧方顶起突出,不仅外观难看,连漂亮的鞋子也被毁掉了,局部突起拇囊炎也常常很痛。当拇外翻进一步加重,足底负重点转移到二和三跖骨头处,即外侧转移,引起明显行走足痛。随着外翻角度加重,拇指可转移到第二足趾下方,甚至将第二足趾抬起,治疗就更加困难。 治疗分为保守方式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多适合拇外翻初期或者做为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包括穿宽松的平底鞋,分趾垫的使用,佩戴矫形支具和牵拉足趾等康复治疗手段等。手术治疗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200种术式治疗拇外翻。在众多术式中,没有一种术式是完美不变、上下通吃的,针对每一种拇外翻情况进行仔细选择,最适合才是最好的。 手术通常分为软组织类手术和截骨类手术两大类。软组织手术损伤较小,但术后需要绷带维持位置,且对严重拇外翻纠正有限。截骨类手术纠正畸形较为彻底,但愈合时间相对较长,不适合年龄较大的女士。一句话,软组织手术方法,损伤小,但纠正外翻角度略小。截骨手术要断骨头,但纠正更彻底一些。 预后方面,要避免长时间穿尖头高跟皮鞋,俗话说,三分治病,七分养病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微创治疗拇外翻的说明,网络上常有说微创治疗拇外翻,对于一些所谓微创治疗方法要慎重,盲目的磨削突出骨头常会损伤关节结构导致严重后果,三思后行,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 在治疗拇外翻方面,我们融合了骨科和整形科的诸多优点,在纠正外翻效果和预防瘢痕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心得,我们自信会还您一双美丽的脚。
韩冬 2018-01-25阅读量1.3万